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吕娜) “身为新闻工作者,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便是我们的一场大考,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此,我请战,自愿深入疫情防控一线采访……”1月26日,本报59名采编人员纷纷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红手印,表达了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勇气和决心,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阿克苏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相关工作要求上来。大年初二,本报采编人员开始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深入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方的各族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全面展示地区上下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传达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
1月27日,大年初三。本报记者牛海燕忙完手头的工作已是凌晨1点多。“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在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报记者,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牛海燕说。
栏杆北路、阿克苏市上海路、阿克苏火车站……1月31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胡潇潇、汪江前往地区四个疫情防控点采访完已是凌晨3点,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们在单位通宵写稿、剪辑视频,次日一早又继续投入到新的采访任务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感觉不到累了。只觉得自己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要履行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胡潇潇说。
“‘抗疫’一线,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为了辖区群众生命安全,走街串巷、任劳任怨;超市、农贸市场的商户们,为了保障群众的菜篮子,放弃假期提早开门营业;新闻同行马不停蹄来回奔赴新闻一线……在疫情面前,人人自危,但在责任面前,人人当先!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时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笔和镜头,将最及时和最权威的新闻资讯传递给广大受众,这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本报记者董成忠说。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自愿申请上疫情防控一线,随时准备接受组织的考验!”本报编辑阿力屯古丽·阿西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