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法
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
技术侦察支队副支队长
卢兴法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以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传承丝路精神,锻造援疆铁军,争当兵团向南发展排头兵”的精神为引导,坚决履行“要当战士、不当绅士,要当主人、不当客人”的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努力探索。以信息化项目为抓手,努力推进一师公安科技信息化进程,以技术侦查为手段,协助侦破一师公安案件。勇于创新,亮点突出。创建并主持了“台阿警务合作传帮带工作室”,逐步成为两地交流交往的主要平台,受到浙江省公安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林蓉
新和县第一小学
教务主任
林蓉在一年多的援疆工作中,致力于促进新和县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全县教师的快速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一年中听了近500节数学课,上了120多节指导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组织30多次教研活动。还受邀为新和县实验中学等学校作专题讲座。她主持的“红柳·绿谷小学数学工作室”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新和县11名参赛选手均在阿克苏地区获奖,其中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本学期,她又加入了新和县丽水小学的团队,每天坚持为新教师分析第二天上课的教材,让老师先说上课思路,以保证第二天的上课效率。她要求教师做到精准备课、精准上课、精准批改作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案并付诸于行动。
孙保胜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
综合信息组组长
在疆三年,孙保胜团结带领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综合信息组,逐步构建起PC端、移动端、纸媒端“三端融合”的援疆信息宣传工作格局,多篇信息被新华社刊登;援疆信息宣传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援疆新闻宣传始终走在全国19个援疆省市前列。善于创新,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创办“浙江援疆”微信公众号;领衔创办《浙江援疆》杂志;促成原创话剧《天山的灯》搬上舞台并进疆巡演;扶持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首次将“浙江援疆”元素融入电影作品;组织协调《浙江援疆之歌》创作与传唱……引入“公益援疆”理念,牵线搭桥,协调社会力量捐款捐物、销售农产品等累计150万余元。着眼“文化润疆”,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艺术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打响浙阿“同心杯”品牌,策划实施10余场大型文艺晚会,丰富援友精神文化生活。
王臻
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
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
临危受命,王臻承担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主持工作的重任,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到凌晨、周末无休成为常态,不畏艰辛,久久为功;担“难”不惧。精准围绕园区企业难题,为5家企业积极同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对接争取了“定向就业”培训资金百万元。深入推进招人引人聚人工作,一年多来行程2万多公里,走访5省100多家单位,举行专场招聘会10场。全力破解企业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担“急”不畏。根据开发区工作实际需要,面对开发区管委会人才短缺的局面,参与制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顺利完成7次招聘工作,为开发区管委会引进130余名高素质人才。积极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创新形式,多形式开展“组团式”结亲帮扶活动。
程添钰
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
技术学校建筑工程系教师
援疆期间,程添钰在多个方面开展援疆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课程整合,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三大类6门”课程设置方案;改变评价方式,优化不同课程考试模式。二是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成长: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堵点,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师徒结对,助力成长。三是情系学生,关怀学生成长:指导学生比赛,为学生提供学习用品;结对帮扶2名学生,关怀他们的学习生活,组织后方捐物,联系后方为系部学生捐赠学习物资。四是参与学校“葫芦工艺扶贫”工作室筹备,创立、担任工艺技术指导。
俞刘东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驻省援疆指挥部记者
2018年2月起,俞刘东作为援疆记者编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综合信息组,承担援疆信息宣传工作。期间,延长服务期限至两年,成为浙江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在新疆挥汗水、洒热血最忠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作为浙报的一分子,俞刘东始终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闻使命内化于心,两年来采写了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新闻稿件5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刊登或转发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新疆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媒体;由其主要维护的“浙江援疆”微信公众号完成推文2200余篇次,吸引总阅读93.8万次;其拍摄的千余张新闻图片主题突出、角度新颖,是多种杂志、展会、展览的重要图源;他还负责“浙江援疆网”“浙江援疆”新浪微博等的日常维护工作。在疆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传统和新兴媒体特点,着力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对口支援工作的良好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旭宝
台州市援疆指挥部
人才组组长
进疆三年来,吴旭宝一心扑在援疆工作上,倾情付出,充分发挥自己长期奋战在台州基层多个行业和岗位的资源优势,2017年至2019年共落实专项资金6227万元,“五维度”统筹推进教育强疆、卫生健疆、文化润疆、人才慧疆、技能扶疆等智力援疆项目107项,培训干部人才6900多人次,直接受益超20000人次,为一师阿拉尔市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架起人才支撑的桥梁。三年来,该同志携手援疆干部人才团结奋进,使卫生援疆工作得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领导的肯定,教育援疆工作得到了兵团领导和浙江省市领导的肯定,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方允樟
新疆理工学院
科研处处长
方允樟甘于奉献,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备课,用情讲课,30多年一直在一个方向上坚持静心钻研。到新疆理工学院支教以来,承担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完成了每学年160学时的本科教学任务,帮带7名青年教师,指导他们获得了科研项目,组建了将本人最新科研成果对接转化到新疆牧歌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小组。第二方面,实现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大学支教团全员平安援疆并出色地完成了在新疆理工学院转设过程中关键任务,得到了受援单位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第三方面,通过系列措施,使新疆理工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王劼
一师阿拉尔统众国有资产
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在国企改革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双重压力面前,王劼没有丝毫退缩和犹豫,勇敢地接手这块“烫手山芋”,敢于主动作为,敢于啃“硬骨头”。截至目前,一师阿拉尔统众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四个一批”分类处置企业14家平稳退出,“四个一批”回笼资金19.6亿元,回笼率达到100%。他积极发挥浙江省大型国企先进管理和独特优势,不断完善公司顾问律师工作体系,形成日常、专项法律顾问双审风险防范工作流程,由专业人做专业事,确保公司运营风险得到大幅下降。
陈贤德
新和县公安局
副局长
入疆以来,陈贤德全身心地投入援疆工作。援疆三年积极争取援疆资金1300万元支持公安基础建设。从丽水引进固定资产登记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积极协调丽水市公安局分四批次派出最优秀的技术侦查专家到新和县公安局开展送教活动。此外,还协调援疆资金50万元建设新和县公安局警营文化,为艰苦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蒋剑伟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
安全保卫组组员
入疆以来,蒋剑伟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肯吃苦,敢担当,大力推进援疆工作,因业绩突出被阿克苏地区公安局记三等功一次。三年来,他积极开展案件研判工作,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提供支撑;他全力架起浙阿两地警务交流桥梁,发挥援疆优势,在阿克苏公安机关根植浙江情报先进工作理念;牵头起草相关意见,成为历年来首份关于相关援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他全力融入当地战时勤务模式,吃苦耐劳,树立了浙江公安铁军形象。
张颖
阿克苏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教师
张颖作为“教育提升工程”学前专业责任人,为阿克苏地区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创建系统化、高阶化、专业化、融合化的继续教育课程与评价模式;完成浙江省规划办课题一项,自治区小课题立项一项,为研究新疆学前教育师资的素养模型与需求,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报告;多次开展教学观摩课和面向阿克苏地区骨干教师、园长的专业讲座;指导本地教师毕业论文、课题申报、课题运作、课题解题等多项工作;创建“徵音心理工作室”,为教师与儿童的心理健康献出了专业性关怀与诚挚的爱;促成浙江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幼儿园对口乌什幼儿园的持续捐赠,促进杭乌幼儿园共建“空中课堂”建设;捐赠由其本人主编的儿童游戏丛书。张颖老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友爱助人、不计得失,深受当地师生的爱戴,在受援单位树立了浙江援疆教师的良好形象。
李巍
丽水市援疆指挥部人才
管理组兼综合信息组组长
李巍援疆期间准确定位,真情融入。提出“丽水智力援疆项目与新和人才工作项目深度融合”思路,促成援受两地签订《人才智力合作协议》,创设“智汇新和”人才论坛、高层次人才“五个一”培养工程等一批重点人才项目,整合投入智力援疆资金1060万元,有力助推了受援地人才工作不断提升。创设以人才帮带提升“双强”工程为总抓手,紧扣援疆重点任务实施智力软项目45个,创新“红柳·绿谷”工作室联盟、援疆“跨区域医联体”、学校书记(校长)赴丽水轮训等亮点工作,组织援受双方人员往来达450余人次。带头表率,用心服务。修订《援疆人才日常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在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爱人才,确保队伍安全,展现丽水援疆铁军形象。
金群力
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副主任
金群力由浙江省农科院派出,为浙江科技援疆“万亩亿元”黑木耳增收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援疆期间,经常走访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先后起草“春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高温菌棒越夏措施”和“木耳采摘制干”等多份技术方案稿,讨论定稿后下发用于县(市)指导生产。另拟出“木耳生产中的若干问题”和“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建议”两份材料稿,由援疆指挥部定稿后送报阿克苏地委和行署,得到阿克苏地委主要领导批示。今年,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000万棒,部分点平均单产跻身国内高产前列。他还协调后方购进料袋分离设备,让废菌棒变废为宝;引进分拣机,显著提升木耳商品质量;利用后方资源,协调组织本地骨干赴浙江学习,成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并引进驻县技术员,有力促进援疆力量、地区、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目前,由其参与指导的新疆理工学院“万亩亿元”工程技术中心已具备初步的研发能力。
朱乐如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
援疆期间,朱乐如克服生活中的许多困难,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援疆至今,成功开展3、4类手术318台,门诊诊疗862人次。因地制宜开展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4项,为病人减少了手术的次数、住院的费用,缩短住院总周期;成功举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新进展继教班,为87位学员传授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规范、眼科常见病的诊疗新进展;曾冒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主动请缨为患者进行手术;申报国家技术推广扶贫试点项目1项;协助科室成立眼库,为开展南疆地区角膜移植打好基础。招收了4名本院帮扶学员,传帮带工作成效显著。
李文俏
新和县新和镇
第二幼儿园副园长
李文俏是丽水市师德先进个人,丽水市教坛新秀,二度进疆支教,以“我是来干活的”为座右铭,有担当有作为地做好援疆工作。真做事,做实事,想方设法提高受援学校办学质量。以身作则全面带动教师进行幼儿园教育改革,开发“美·述”区域游戏园本课程,形成12万字的园本课程。2019年8月,受援学校获阿克苏地区教育先进集体。她担任“红柳·绿谷”学前教育工作室主持人,辐射新和县72所幼儿园,通过工作室研修、讲座、示范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配合援疆指挥部开展“智汇新和”论坛学前教育专场;通过“传、帮、带、研、训”活动,带动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质,指导徒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19人次获省、地、县级一、二等奖。讲奉献,讲团结,为新疆学前教育出资出力。个人出资5000余元为小朋友购买幼儿篮球。同时,多方联系后方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等单位(个人)为新和县捐助幼儿读物、运动器材等物品价值10万余元。
李林燕
阿克苏教育学院附属
之江实验幼儿园教科室主任
李林燕接过丈夫手中援疆接力棒,为阿克苏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一是前后方联动,为阿瓦提县学前教育添砖加瓦。争取2万元设备捐赠,带动教师开展班级区域活动,使孩子们能在自主游戏中激发多方面能力;协同做好阿瓦提县名师发展中心工作,多次送教下乡、开展公开课,她辅导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阿克苏地区第二名的好成绩。二是做好工会主席一职,经常加班策划各项工会活动,为援友业余生活带去欢乐。三是联系爱心捐赠,带头组织爱心捐款送到病危孩子家庭,组织捐赠新大衣750件,送到阿瓦提县各困难家庭。四是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调往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援建的之江实验幼儿园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