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11月23日

胡杨深处打造艺术家村落

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沙雅县哈德墩镇奥普坎村迎来它的“高光时刻”,全国各地的400余位艺术家和众多游客到此欣赏沙漠胡杨。如今,天气渐冷,胡杨叶落,虽然旅游热度渐渐淡去,但是众多艺术家与这个塔河岸边的原始村落的缘分仍在延续。

11月19日,沙雅县文联主席王剑波带着一个“大家伙”来到奥普坎村结对亲戚吾格来木·阿孜家中,本想把“大家伙”安置在吾格来木·阿孜家院外的空地上,可吾格来木·阿孜说什么也不愿意,坚定地要求把“大家伙”安置在自家院中,还主动帮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伙”终于成功落地,看着劳动成果,大家都格外高兴。

王剑波安置在吾格来木·阿孜家的“大家伙”是一间活动板房,有着墨绿色的外表和足够宽敞的空间,放在农户院中格外显眼,王剑波称它为“最朴素的艺术家工作室” 。“把工作室安置在奥普坎村是第一步,今后,我还要把作品制作成工艺品,带动我的亲戚吾格来木·阿孜一起销售,帮助他家走上旅游致富路。”王剑波说。

王剑波和吾格来木·阿孜家结缘于10月底举办的阿克苏第十五届“多浪·龟兹”文化旅游节、第十一届沙雅胡杨节暨首届沙雅群英会。当时,奥普坎村胡杨林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观赏时节,金黄的胡杨、碧波荡漾的塔里木河、原始的村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慕名前来,不少艺术家在胡杨林深处创作了许多摄影、绘画、书法以及音乐作品。

艺术家们的到来还带火了奥普坎村的民宿,朴实敦厚的农民与艺术家形成良好互动。“看到这个状况,我和几位艺术家以及哈德墩镇干部商量,在村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推动艺术家与农民结亲,这个想法得到艺术家和镇党委的一致支持,先后有22位艺术家与农民结亲,我也是其中一位。”王剑波说。

在王剑波的影响下,沙雅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魏天鹏也准备把工作室安置在亲戚热合曼·艾山家院中,热合曼·艾山格外高兴,虽然活动板房还没到,他已经将院中地面平整好,他说:“艺术家的到来,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希望我也能吃上旅游饭。”

艺术家与农民结亲让古老的奥普坎村再次焕发生机,不少艺术家认为,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塔里木河深处的胡杨文化,还让他们对这个小村落有了更深感情。

吴冰是来自江苏省的油画家、摄影家,也是一位著名斫琴师,2013年第一次来到奥普坎村时他就被原始胡杨风光吸引,今年第三次来到奥普坎村,他带来了古琴,而他与村民艾海提·塔西也因琴结缘。“我在奥普坎村举办古琴演奏讲座时,艾海提·塔西和其他村民演绎了都塔尔乐曲,我们心灵契合,结成亲戚,我也准备在奥普坎村搭建一间工作室,带更多朋友和学生到奥普坎村采风,为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出一份力。”吴冰说。

吴冰的构想交给了王剑波“操刀”,他们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而这给哈德墩镇党委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新思路:利用奥普坎村保存千年以上的胡杨林、秀美的塔里木河风光、原始村落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更多艺术家将工作室落户奥普坎村,打造艺术家村落。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准备把工作室安置在奥普坎村,“艺术+旅游+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在奥普坎村正逐渐成形。

【记者手记】

哈德墩镇党委利用胡杨和塔河原始村落特色资源优势,打出“艺术家村落”这张文化旅游牌,对当前阿克苏打造全域旅游高地意义重大,希望各地因地制宜深挖特色旅游资源潜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 2019-11-23 本报记者 张路 通讯员 王玉堂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5913.html 1 胡杨深处打造艺术家村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