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11月22日

“扶贫车间”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

本报记者 刘红文

“原来在外面打工,家里有农活就得回来干。现在村里建了‘扶贫车间’,我们一年四季都有钱挣,下班之后还不耽误干农活,最主要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中老小。”11月8日,在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库木奇吾斯塘村的塔兰特组装车业有限公司组装车间,24岁村民贝丽柯孜·木萨笑着告诉记者。

贝丽柯孜·木萨一家5口人。因没有劳动技能,这几年贝丽柯孜·木萨一直四处打零工,辛苦不说,收入也不稳定。

因家庭贫困,贝丽柯孜·木萨一心想学一门技术增收。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去年塔兰特组装车业有限公司在村里落户后,通过十几天的培训,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月收入2000元左右。

走进塔兰特组装车业有限公司,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在厂区外整齐摆放着一辆辆组装好的电动车。而在组装车间,随着工作台上的传输带不停转动,技术娴熟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着组装电动车。如贝丽柯孜·木萨一样,库木奇吾斯塘村有40余名村民在该公司实现了就业。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2018年库木奇吾斯塘村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了塔兰特组装车业有限公司。因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立“扶贫车间”,带动了村民就业。

“在‘扶贫车间’上班,环境好、离家近,我会好好干活,多多挣钱。”已在公司就业一年多的村民阿丽米热·艾合买提说,她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自从有了固定收入,她们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预计年底就可以摘掉“贫困帽”。

同样,在乌什县亚科瑞克乡亚科瑞克村,得益于新疆伊乌之花商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建立,该村30余名妇女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梦想。

村民米尔瓦乃木·热合曼说,以前老想着外出务工,因自己没技术就是外出务工也挣不到钱,如今在村里就找到工作了,而且收入也不错,这多亏了党和政府给贫困村民带来的实惠。

亚科瑞克乡党委书记张立群介绍,因“扶贫车间”的建立,部分村庄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由农民转变为工人后,脱贫信心大增,脱贫愿望更加迫切。

自地区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把“扶贫车间”建到村里,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拓宽贫困人员就业渠道,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随着一大批扶贫工厂在地区的落户,贫困村民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

据统计,目前地区已建成扶贫工厂(车间)逾200个,带动贫困人员就业逾万人。

--> 2019-11-22 本报记者 刘红文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5868.html 1 “扶贫车间”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