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红芳 通讯员 张雪伟 郝俊峰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地区各县(市)坚持在突出为民办好实事好事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牢记职责任务,践行初心使命,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各族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推动主题教育持续深化、取得实效,进一步筑牢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库车县:以主题教育实际成效促进工作发展
11月15日,记者在库车县齐满镇白杨村看到,100余名党员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辖区贫困户拾棉花。“由于我家缺劳动力,还有很多棉花没有拾回来,镇里的党员干部知道后,都来帮我家拾棉花,太感谢他们了。”白杨村农民米黑古丽·艾海提说。
初冬时节,齐满镇党员干部在日常入户走访中了解到,部分贫困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地里的棉花迟迟没有拾完,天气日渐寒冷,棉花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他们的收入。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为民排忧解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库车县各单位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在学习教育中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群众关心事、身边事等疑难杂事,以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和担当取信于民。
库车县水务集团驻乌尊镇色根苏盖特二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共梳理出村民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困难诉求37件,其中反映最多的是村民家中供水设备漏水问题。连日来,工作队积极组织人员对村民家里的水管、热水器、水龙头等供水设备进行更换、维修。
该村第一书记阿布力孜·克然木介绍,通过对照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从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找出每名党员干部的差距和不足,逐一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整改落实。在严寒来临之前,集中为村民更换维修老化和损坏的供水设备,就是党员干部真心为各族群众做好服务的一项有效举措。
解决好群众生活生产问题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下功夫落实在行动上。(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