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亿万家庭远离“甜蜜的烦恼”?记者在“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前夕调查发现,健康素养缺乏是当前糖尿病防治面临的难点。防“糖”之路需要每个人增强健康意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摄入量约30g,食用油摄入量为42.1克,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
“我国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大龙说。
“糖尿病患者增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原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肖建中说,糖尿病的“内因”即遗传因素;“外因”则是环境因素,热量过剩、活动量减少、生活压力大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问专家、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介绍,现在首先关注降糖的同时减少心血管病风险。
朱大龙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50岁到65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外,肥胖、超重问题的低龄化趋势,让30岁以下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说,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来算,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不到40%;而血糖、血压和血脂三个指标全部都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不到20%,这三个指标与增加中风、心梗、肾脏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地区的现象。在治疗上,一些患者不去正规医院,而是相信偏方、虚假广告,导致一些号称“根治糖尿病”“激活体内的胰岛素”的“神药”有了可乘之机。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中国口号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今年7月,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之糖尿病防治行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提出,在糖尿病防治行动中,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规范健康管理是重点;基层能力提升是保障。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肖建中说。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儿童慢病管理中心主任米杰认为,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应形成合力,促进孩子们养成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小胖墩”这一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据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