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张莹莹
驻村以来,中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拓宽致富门路、改善人居环境,苦练真功夫,用心用情用力铸就村民幸福梦,让库车县乌尊镇博斯坦村从一个落后村变成了一个先进村。
用心“浇铸”堡垒 班子强了
班子强不强,关键看干部。针对村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思路不清、素质不强等“短板”,工作队制定日、周、月、季、年工作任务清单和村干部积分制考核办法,手把手教村干部理思路、做计划、定措施。开办“政策小课堂”,由工作队员轮流为村干部解读文件、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讲解村务办事流程,让村干部清清楚楚接任务、明明白白干工作。采取“实景教学”方式,由第一书记每周三、五出题模拟工作场景,对村干部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工作队还定期开展“村企联建”活动21场次,组织村干部到塔河炼化公司参观学习、跟班培训,拓宽视野。
“现在到村里办事既好找人,又好办事,服务特别周到。”这是如今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村干部能力的提升,村党支部向心力也逐渐增强,先后有47名村民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培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名。
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开展“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队带领下,村干部率先垂范,帮助村民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类问题100余个,累计筹款8万元帮扶贫困户。开展党员定岗定责,26名党员主动“上岗”履行职责,每名党员直接联系困难群众,党员每月到联系户家中走访4次以上,帮助村民排忧解难。
“如今,博斯坦村面貌焕然一新,不再是 ‘被遗忘的角落’。从 ‘学别人’变成 ‘被人学’,村党支部战斗力强了,村民凝聚力强了,大家致富信心更足了。”11月4日,村党支部书记托呼提·艾力感慨地说。
用力助农增收 钱包鼓了
今年2月,在工作队带领下,博斯坦村第二批村民代表来到中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炼化车间参观。干净宽敞又舒适的工作环境,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让前来参观的村民大开眼界。“今天终于有机会走进这么大的厂子,我要好好看看,这里工作环境真好,真想到这样的工厂上班。”村民肉吾甫·吐地说。
驻村伊始,工作队发现村民“宁愿守着一亩三分地,也不外出务工挣钱”的思想很普遍。为转变观念拓宽村民视野,工作队先后组织30余名村民赴中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参观。思想转变了,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元仁趁热打铁,带领工作队员对村民就业信息进行梳理,建立拟就业人员花名册,根据村民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联系派出单位电焊工等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培训。在工作队努力下,254名村民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月均收入超过4000元。
“这个月我领了4000多元工资,真没想到我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在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心连心化肥厂工作的村民肉吾甫·吐地领到工资后笑得合不拢嘴。
在帮助村民走出去的同时,工作队依托城郊村地缘优势,挖掘现有土地和资源潜力,大力实施“菜园子”工程。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聘请技术员到村指导等方式,扶持村民搭建蔬菜小拱棚200余个,饲养果园鸡5000余只,建立202亩水蜜桃种植基地,并与派出单位后勤中心签订了长期果蔬、蛋、禽供货协议,使全村75户村民当上了“菜老板”,户均增收2000余元。
用爱“扮靓”生活 村民笑了
工作队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先后投入80万余元,对村委会大院地面进行硬化改造,更新村委会办公设施,建成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群众健身小游园、麦西来甫文化广场,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指定1名工作队员和1名村干部专门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督促村民处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做到月月检查。
“现在我们家干净又整洁,院子里种满了绿色植物,今年我们还获得了‘文明家庭’称号,每次邻居来家里串门,都向我学习经验,我心里美滋滋的!”村民吐地·肉孜说。
环境美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要丰富起来。为此,工作队帮助村民组建妇女舞蹈队、青年篮球队、拔河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趣味农民运动会43场次,举办“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62场次,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