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此时寒意渐浓,是由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地区中医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崔攀登提醒,霜降养生重在保暖温燥养阴。
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饮食方面宜淡补,在养肺润燥的同时,注意补气血和养脾胃,可选用的药材有枸杞、淮山、芡实、莲子、阿胶、黑芝麻等。日常饮食应少量多餐,适当减少苦味食物,增加酸、甘食物,多吃银耳、甘蔗、燕窝、梨、藕、菠菜、乌骨鸡、蜂蜜等。少吃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动物内脏等。少吃生冷食物,如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或冷菜冷饭等,这类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会聚湿生痰,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忌暴饮暴食,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这类食物易于化燥,可伤及肺阴。忌食腥发及肥腻之物,如带鱼、黄鱼、虾、蟹等,此类食物除助湿生痰外,还可引起过敏。慢性病患者、脾胃虚寒者以及老年人进补时,要遵循健脾补肝清肺的原则,选择汤、粥等气平味淡、作用缓和的温热食物,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能更好地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持精力充沛、防治疾病的功效。
霜降处于秋末冬初,要顺应气候的变化,调节起居饮食,以便更好地抗寒过冬。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温差大,要注意保暖,体质差的人群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注意脐腹部的保暖,不采取恰当的保暖措施的话,寒气很容易由此侵入人体。由于肠胃都在脐腹部附近,所以受寒后极易发生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使胃剧烈收缩而产生剧痛感。寒气如果侵害到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要适时增加衣物、用被子盖好腹部,还可以多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肚脐。中老年人注意腰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腰背部,避免受寒,不要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以此来放松腰部肌肉,避免腰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