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不忘初心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信念和期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忘初心有着具体的标准,就是要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高尚的品德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始终专注于教学教研工作,做到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始终真情关爱学生,把学生的成长成才视为自身最大的责任和成就。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的命运,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这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使命。一个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理想信念的学生,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我们更要有高远的志向、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节操,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通过课堂教学、专业研究、社会实践等为学生点燃更加美好灿烂的梦想,树立远大的理想。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以师德垂范来引领学生的成长。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育工作者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更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要学思结合,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提升“内功”,将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给师生。同时,通过科学、全面、持续地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做到甘于无私奉献和倾心投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不以物质上的获得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乐,期待的是下一代的茁壮成长。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当桃李满天下时,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情关爱。教育不止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思想、真理的传播,是教学中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通过有爱的教育,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达到塑造新人。自古以来,“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我们都经历过老师的真心、苦心和耐心的教育过程,并正在传承这一“道法”,就要把对学生的关注从课堂内进一步扩展到课堂外,从学业上进一步深入到生活中,多拿出一些时间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在各个方面坚持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努力上进,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并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撒下爱的种子和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