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10月18日

村民争当“网红” 宣传大美家乡

本报拜城讯(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余丽)金秋时节,拜城县康其乡阿热勒村树叶金黄,薄雾缭绕,鸟鸣声声,瓜果飘香。

“各位姐妹,金秋时节到哪里游玩呢?来拜城县康其湿地看美景吧!花儿红,叶儿黄,碧水蓝天任你赏,让你一次爱不够,再来几次更有看头。”10月17日,阿热勒村民阿丝古丽·艾山举在康其湿地进行网络直播时说。

阿热勒村位于拜城县以东12公里处,村庄与木扎提河、哈拉苏河形成面积5000多亩的湿地,不但长有胡杨、红柳、白蜡、芦苇、麻黄草等32种植物,还吸引了灰鹤、黑鹳、野鸭等37种鸟类在这里栖息。

去年夏季,村里清除了湿地内的牛圈、垃圾,把传统牧场改造成公园,投入200万余元建起7D影院、VR体验馆、乡村大舞台、美食街、水上乐园等游乐场所。“公园建成后,靠着网络直播,湿地广为人知。”该村党支部书记阿里木·依不拉音说,湿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30万余人次,全村户均创收3万余元。

海热古丽·毛尼亚孜是第一个开启网络直播的村民,她和丈夫买合木提·卡哈尔曼在村头的民俗巴扎上摆了两个烧烤摊,一天营业收入最多的时候达四五千元,最少也有七八百元。“现在我有4万多个铁粉,每天只要一开始直播,他们就会来看,非常热闹。”海热古丽·毛尼亚孜说,她主要展示湿地美景和美食。

24岁的莫合坦尔·依明中专毕业,靠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和娴熟的直播技艺,成为村里的“销售达人”,月收入5万余元。他说:“春天播飞鸟,夏季播河流,秋季播瓜果,冬季播冰雪,创造了不少商机。”

拜城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惠建庄介绍,村里有80多名“网红”,在他们的推动下,不但景区火了,“傻不拉唧洋芋”“酸不溜丢泡菜”“甜死你西瓜”“大长腿土鸡”等土特产也火了,日均销售2000余元,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使63户贫困家庭顺利脱贫。

这几天,湿地的红色景点建成了,“网红”们又忙开了,纷纷开始直播:“各位粉们,赶快来康其湿地吧,这里有长征路、好汉桥、红色家书、军事博物馆、红色拓展训练基地等景点,等你来体验……”

--> 2019-10-18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4472.html 1 村民争当“网红” 宣传大美家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