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10月14日

开发岗位破解转移就业难题

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本报记者 牛海燕 通讯员 李纯坤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地区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主题教育惠民实事之一,各县(市)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找准症结,拿出实招,积极破解转移就业难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跨县整建制输出转移就业

“转移就业扶持一批”成为最关键最有效的途径。在主题教育中,地区紧紧围绕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难问题,依托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百万人促就业工程,坚持产业发展与就业联动,不断扩大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实施跨县整建制输出转移就业,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就业脱贫。

“我们夫妻俩现在每月工资收入8000余元,今年不仅脱贫了,还实现了致富的目标。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扶持,我们通过奋斗,一定能够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10月10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新爵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吐尔逊卡日·阿伊普开心地说。

吐尔逊卡日·阿伊普和妻子艾比巴木·艾尼瓦尔是柯坪县阿恰勒镇幸福村农民,今年2月,他们主动报名参加新爵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会,并顺利转为产业工人。

今年以来,柯坪县对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双有”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应转尽转,确保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稳定就业人员达3692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地区层层推动,履职尽责,深入基层,摸清楚贫困家庭劳动力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人员,采取“订单式培训、整建制就业、干部带队住厂管理”模式,提高稳定就业率。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229家较大规模纺织服装企业,就业人员达到3.8万余人。

县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针对调研、检视中发现的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困难的问题,地区采取增加就业扶贫岗位容量,采取县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脱贫的方式,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双赢。

10月11日,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贡格拉提村彬强毛针织有限公司卫星工厂工人阿斯古丽·阿玉甫正在机器前忙碌着。她说:“以前在外面打零工,不但要看季节,收入还不稳定,党和政府有这样的好政策,现在让我在家门口的企业工作,每个月收入120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

目前,该公司已吸纳周边4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乌什县人社局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部分家庭富余劳动力不方便外出就业,就安排县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深受群众欢迎。

乌什县人社局副局长陈崇飞介绍,有些家庭中有老人、孩子,不方便外出打工,人社局就拓宽就业渠道,让这部分人就地就近就业。 (下转四版)

--> 2019-10-14 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4240.html 1 开发岗位破解转移就业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