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温宿讯 (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张军森) 9月3日,走进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了山上的草场,空气中氤氲的水蒸气增添了些许凉意。巡山的护边员艾海提·买买提和同伴全身被淋透,仍坚守在岗位上。
40岁的艾海提·买买提是库尔干村牧民,担任护边员已有10年。这个边境村毗邻吉尔吉斯斯坦,距离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政府42公里,距离温宿县城125公里。过去,路没有修通的时候,很多牧民最熟悉的路是大山里的羊肠小道,一辈子也没有到过县城。
艾海提·买买提的祖辈、父辈都在山里以放牧为生。到他这一辈,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当上护边员,一边放牧,一边巡山,每月补贴2000元。国家还给每名护边员发放了一辆摩托车、一匹马,在山上盖了房子供他们居住。
“我们值班巡逻半个月轮流一次。以前在山上住地窝子,夏天比较凉快,冬天就得烧柴取暖。2016年,国家给我们盖了房子,有厨房、卧室,有羊圈,和山下定居兴牧的安居房一模一样。乡政府定期给我们提供蔬菜,冬天提供煤。生活有了保障,我们更要担起责任,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艾海提·买买提说。
日子越过越好的艾海提·买买提积极要求入党,2018年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家4口人,20亩地种的油菜和小麦,养了35只羊、10头牛、4匹马,年纯收入4万多元。(下转二版)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