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09月03日

杏花春雨润天山 之江情暖塔里木

——浙江援疆“巩固提升年”再动员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发言摘登

编者按:

8月31日,浙江援疆“巩固提升年”再动员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阿克苏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新两省区党委工作部署,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动员和激励第九批浙江省援疆干部人才学先进、赶先进,全力打造援疆标杆省份,确保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工作决战决胜、圆满收官,为建设平安和谐富裕美丽阿克苏再作新贡献。

为激励浙江省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战120天,以冲刺的姿态全力做好第九批援疆收官工作,本报特将会上7位先进援疆干部人才代表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万里援疆路 一生新和情

丽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 罗运乾

今年7月,我被中宣部评为“2019最美支边人”。这份荣誉虽然给的是我个人,但更多的是我们团队的功劳,我只是千名浙江援疆人的一个代表。

2016年12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我成了丽水援疆领队。来到新疆之后,所听到所看到所了解到的一切,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三年,我要好好干!我用三个“心”要求自己:安心、用心、良心。

安心,就是既来之则安之。把心安下来,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这也是带好队伍,做好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长,必须做好表率。按照省援疆指挥部部署,开展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活动,提出“三带头三不做”,即带头担当,带头奉献,带头团结,不做有损援疆干部形象的事,不做有损家乡形象的事,不做有损团队形象的事。

用心,就是要认认真真工作。进疆伊始,我和援友一起,深入开展调研,并认真总结前两批援疆工作经验,研究制定了《丽水市援疆指挥部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力实施援疆“3138”工程。三年来,我们累计投资3.22亿元,实施项目60个。三年来,充分发挥“丽水山耕”品牌、丽水农村电商、丽水人在全国开超市的三大优势,引进丽水农发公司在新和投资注册新疆丽耕公司,从基地、质量、品牌、营销及电商等五个方面进行全产业链的帮扶,提升新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三年来,我们丰富载体,实施了综合性的人才帮扶工程,创新了教育、医疗传帮带工作模式,帮助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三年里,指挥部被丽水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集体”称号,新和县委县政府连续两次给指挥部记集体三等功。

良心,就是做人做事凭良心。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援疆期间,我的父母相继去世,我没有在他们身边尽孝。但我想,父母在天之灵会理解我,因为做人做事要凭良心,这是他们从小教育我的。

倾情援疆书写湖柯情

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 沈孔鸿

2019年4月30日上午,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我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是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领域唯一代表。

在柯坪县工作五个年头,在湖州市委、市政府,柯坪县委、县政府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我带领班子,依靠全体干部人才,齐心协力,全力组织实施湖州援疆“181”工程,让各项援疆工作上了新台阶。

扶贫援疆有新举措。以助推柯坪2019年前实现脱贫摘帽作为“首要任务”,重点组织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全力打造“湖羊富民”升级工程。二是全面推进民生基础建设工程。三是全方位实施主推脱贫攻坚“211行动”。帮助引进和落实计划外援疆资金(物资)1000多万元投向扶贫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产业援疆有新突破。坚持“迎活水”“促造血”,通过引进、培育、做强“三步并走”,做强产业,促近就业。一是全面深化“百村千厂”工程。二是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飞地”模式引进大东吴集团宇澄进出口公司来阿克苏投资办厂。三是点面铺开“万亩亿元”工程。四是实施文化助推“旅游兴柯”工程。

市场援疆有新动作。依靠后方物流优势、市场优势,想方设法推进“十城百店”建设,实现“疆果东送”,增加群众收入。

智力援疆有新进展。发挥援疆人才的专业优势,以5个“传帮带”工作室为平台,创新开展智力帮扶。

团场援建有新活力。按照“兵地并重”的要求,支持兵团第一师三团援建工作。

平安援疆有新成果。始终把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放在首位,提出了“有义、有情、有心、有力”的“四有”湖州援疆铁军队伍建设思路。第九批湖州援疆干部人才50余人次获得省级和地市级荣誉和表彰,中央和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湖州援疆工作达30多次,有关工作得到浙新两省区及兵团领导的批示肯定。

第九批援疆工作还有120天,我将以“干好每一天,无悔这三年”的良好状态继续前行,带领团队践行“为国家分忧,为柯坪奉献,为湖州争光,为人生添彩”援疆誓言。

在产业援疆征程中彰显浙江担当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 杨颖俊

过去的900多天,我们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牢记“舍家报国,倾情援疆”崇高使命,奋战在阿克苏地区援疆第一线。艰辛、拼搏、坚守,这段经历已成为“甘做胡杨守天山”新时代全体援疆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有幸作为这个优秀群体的代表荣获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倍感荣幸。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能初心有余而能力不足,也正是这种压力倒逼着我不断强化学习、补齐短板。

特色农业是阿克苏主导产业,但农产品销售问题一直是横亘在农牧民增收路上的一道坎。按照指挥部领导的总体思路,我多方征求意见反复权衡修改,形成“统一平台运作、统一仓储服务、统一区域品牌、统一物流配送、统一质量追溯”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案。把方案变为现实,工作量非常之大,我几乎投入了全部时间和精力,甚至妻子手术也没在身边。从推动省政府专题召开“十城百店”工程推进会到参与组织阿克苏地区动员大会,从筹备工程启动仪式到策划成立产销联盟,我奔走于浙阿两地,白天电话接到手机发烫,晚上写材料搞得脑袋发胀。在“疆果东送”发车仪式上,当一辆辆满载着特色农产品、满载着农牧民希望的冷链车从红旗坡开出时,我的内心激动而欣慰。2018年9月,自治区政府专门发文推广“十城百店”的经验做法,这是十九个援疆省区市唯一被自治区政府推广的援疆品牌工作。目前,浙江市场已设立销售网点600个,累计销售农产品近22万吨、销售额近27亿元,覆盖农牧民11.43万人,带动贫困人口2.26万人。

百战归来志弥坚,策马扬边更向前。我一定严格按照指挥部党委的部署和高标准要求,以冲刺的状态圆满完成光荣的援疆使命。

愿作水滴护胡杨 不忘初心再出发

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朱黄龙

围绕新一轮援疆,我提出了“三讲三有三比”“项目援建筑精品、智力援助出精彩、红船品牌创特色”等思路方案;承担了大量文字综合和后勤服务工作,修订、编写的援疆工作和工勤人员手册成了工具书;承办和接待各级考察、调研、现场会、专家行等活动194场次,无纰漏差错。开展两晒赛推动工作落实,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管理,人人有承诺、个个担责任。

援疆,务实担当敢作为,勇当“弄潮儿”。我始终把智力援助抓在手上,红船品牌进一步擦亮。“红船领航”“红船文化”“红船关爱”三大行动取得实效,建成地区首个幼教名师“红船领航·青禾工作室”,构建了从幼儿园、中小学、职校到医疗卫生名师工作室集群和“三动六法”人才帮带培养工作规范,形成“青禾有约”“青蓝说课”“青苗连堂课”等特色教学,职校服装专业闯进“国赛”夺奖牌两创历史。创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康复医学部、孕产妇保健学校,“三大两远程”医联体扎实开展,转诊率和住院病人死亡率双下降。使沙雅县482名干部和57名医生、65名教师赴嘉兴短中期培训进修,85名嘉兴名师名医进疆宣讲红船精神、开展培训交流。“红船杯”百日文化广场、国学进校园、文化走亲等活动涵盖全年、覆盖全域,使沙雅县红船精神主题广场“七一”前投入使用。“红船关爱”项目拓展到15个,社会各界捐赠款物2215.4万元。援疆路上,“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近三年来,母亲出车祸我不能陪护,家人分居三地我不能相伴,但比起那些长期在新疆奋斗的同志,我仍有学习进步的空间。我和我的援友将时刻保持战斗状态,用心干好每件事,奔跑援疆,逐梦圆疆。

种植黑木耳,是我无悔的选择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 叶祥发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12月17日。这一天,国家级贫困县乌什县,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我们建在村里的黑木耳中试生产线要试生产,以检验我们用二手集装箱设计的高温灭菌设备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一天,高温灭菌环节达到了设计要求的100℃,成品率达到99%以上。实验成功了!我们喜极而泣,看到了冬天里有春风,困境中有希望!

短短两年半时间,在地委、行署和省市援疆指挥部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一个崭新的黑木耳产业雏形初步形成。从30多个菌棒小试开始,向2000万菌棒规模突飞猛进,黑木耳项目助力精准脱贫,已成“星火燎原”之势。1套技术规程,2个黑木耳适栽品种,3条中试生产线,4家菌棒厂,5种栽培模式,6大技术服务平台,已呈现在阿克苏人民面前。

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留在自己心中的酸楚。今年春季,项目要在全地区9县(市)100个贫困村5000个贫困家庭推广示范,试验和生产任务极其繁重。当我准备全力以赴应战时,我母亲病重住院,女儿生病失学在家,妻子急得哭了。为了菌棒生产和照顾女儿两不误,我咬牙把女儿带到了身边,和我一起援疆,带她一起下村,一起做实验,一起出差。

援疆岁月只剩一百多天,把一个圆满的助力精准脱贫的科技转化成果交给阿克苏人民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只要前进一步,就接近梦想一步,只要一任接着一任干,阿克苏的黑木耳产业一定会茁壮成长,一定会成为闪烁在西北边陲耀眼的特色支柱产业。

在直径0.014英寸导丝上谱写生命的乐章

浙江援疆医生、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首席专家 凌 锋

我是浙江医院一名有着14年正高职称的主任医师,但是听到祖国的召唤后,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建设祖国边疆的伟大事业中,我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想方设法提升科室的整体水平。今年医师节,我被授予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最可爱援疆医生”称号。

对每一个病例,我都仔细分析,寻找最佳手术策略,既挽救病人生命、解除病痛,又把医疗手术费用降到最低,努力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某天晚上12点左右,一位从阿瓦提县转诊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时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病人危在旦夕,家属焦急万分。我历经一个多小时,用一根直径仅0.014英寸的导丝打通闭塞血管,使病人转危为安。

有一次为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手术中,我突然肾结石发作,强忍着剧痛坚持把手术做完,给自己打了一剂止痛针后继续把下一台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我和援疆医疗团队还经常赴乌什、阿瓦提、拜城等贫困、边远地区开展巡回医疗,累计义诊500余人次。

在受援医院,我不仅承担着心内三科的日常管理,还承担心内二科的临床工作、介入手术,工作量是后方派出医院的一倍,目前已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及三、四级手术700余例。我牵头编制了科室5年发展规划,建立自治区高血压专科医联体专科联盟,提升亚专科发展。共申报新项目4项,科技兴阿项目2项,进一步提升科室的科研水平。

我还带教了5名学员。通过医疗教学、传帮带,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立,质控中心检查、胸痛中心建设,我们变“输血”为“造血”,将浙江的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播到新疆边陲地区。

九千里路云和月 漫卷风沙写征程

台州援疆教师、塔里木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碧河

2017年初,我从浙江台州来到一师阿拉尔市,担任塔里木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2018年8月,我接受组织安排继续援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青春和汗水撒播在阿拉尔的土地上,参与并见证了“组团式”教育援疆取得的新成绩。回顾三年的援疆路,一份感动、一份欣慰、一份自豪涌上心头。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传二带三帮四创”的传帮带工作思路,援疆教师与50多名年轻教师结对。在过去的5个学期里,援疆教师开设公开课132节,听评课2300余次,开展各类讲座70余次,指导撰写论文、案例300余篇,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三年来,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共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兵团级190项,师市级67项。

我勤调研、倡革新、重落实,提出了“塔里木高级中学五年发展规划”,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特色办学成效显著。在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师生获国际金奖4次,获国家级奖项19次,获兵团级奖项60次,获师市级奖项186次;在体育艺术教育上,近三年学校体艺特长生高考全部上线,其中本科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学校足球队多次进入兵团青少年校园足球校际联赛总决赛,女足连续两年蝉联亚军,男足获兵团三等奖;在心理健康教育上,2018年4月阿拉尔市首个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心正式在塔里木高级中学揭牌成立,填补了一师教育系统的空白。

第九批援疆已进入倒计时,我将牢记援疆就是爱国、援疆就是担当、援疆就是奉献的使命,继续为塔里木高级中学的发展不遗余力,为一师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 2019-09-03 ——浙江援疆“巩固提升年”再动员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发言摘登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2535.html 1 杏花春雨润天山 之江情暖塔里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