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所有干部明白,我们工作的标准就是让老百姓满意,让民生不断改善。”8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派驻乌什县前进镇亚贝希村扶贫第一书记张鑫说。
亚贝希村是贫困村,自2018年1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新疆大学、乌什县应急管理局和交通局联合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抓队伍、促脱贫工作,大力发展卫星工厂、乡村夜市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讲规矩”用制度管队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张鑫告诉记者,刚刚来到亚贝希村时,村“两委”班子各项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严重,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不足,工作队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那会儿,村里的‘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差,一个月才开一次党员会议。”为建强队伍,工作队指导村“两委”班子先后制定了《早安排晚汇报工作制度》《党员月考核制度》《村务公示、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让各项工作有了依据和抓手。
“要想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有力度,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党员干部队伍。”张鑫告诉记者,自驻村以来,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经上级批准,累计清理违纪违规党员10人。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在优秀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人群中发展党员。截至目前,发展年轻党员16人,全村党员人数达到53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我现在是村里的民政协理员,今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特别开心,今后会更加努力工作。”毕业于新疆职业大学的阿迪力·阿布都热依木说。
“亮身份”让党员做榜样
“作为党员就应该履行义务,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榜样、当标兵,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张鑫说。
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工作队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每月召开党员干部考核大会,对他们进行综合评比,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要让党员感觉到压力,只有这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强,任务也更加明确。”张鑫说。
艾力·买买提是外出返乡人员,曾在外打工四年,因普通话说得好,被选为第四村民小组组长。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小组长的工作不是很重视,光顾着发展自家的产业,后来工作队组织开展评比大会,我因工作做得不好被点名批评,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从身上找差距和问题,并积极整改,工作越来越努力。”艾力·买买提说。
据了解,艾力·买买提这两年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今年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得到村民的认可。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把村里的党员干部拉出来比一比、晒一晒,让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更浓厚,才能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张鑫说。
“工作队为我们做了不少
“勤回应”用行动暖人心
实事、好事,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党员牙森·哈尤甫说。
牙森·哈尤甫告诉记者,以前村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村民都不愿意找他们办事。自从工作队来了以后,通过对村干部“传帮带”,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村民提出的问题他们很快就解决了。
“2018年6月,在一次党员大会上,我提出村里的灌溉渠缺少涵洞,部分农田浇不上水,得到了20多名党员的响应,一个月后工作队便为我们修了十几个涵洞,彻底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麻烦事。”牙森·哈尤甫说。
“既然村民把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让他们看到实效。”张鑫说。
除了涵洞一事,村民对工作队帮孩子们安排的冬季专车也很满意。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情了。”党员吐泥沙克孜·阿布都热依木说,村里不少孩子在镇上上学,每次去上学,孩子们要等半个多小时才有一趟车。有时候天气不好,要一个小时才有车。他找到工作队反映情况,没想到一周后村里就开来一辆专门接送孩子们上学的“爱心专车”。
吐泥沙克孜·阿布都热依木说:“遇到这么贴心的工作队,是村民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