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08月29日

天山脚下的“红宝石”

——探访拜城县克塞葡萄基地

8月26日,拜城县克塞葡萄基地工人在采摘红提葡萄。记者 段小毛 摄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

晶莹剔透,芳鲜圆绽,一串串“红宝石”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间。葡萄藤错落有致地攀爬在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万亩葡萄园让黄土地充满无限生机……8月底,拜城县克塞葡萄基地果香四溢,丰收在望。

创业艰难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拜城县丰实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拜城县,蹲点调研了8个月,决定将这片荒地开垦改良,发展葡萄产业。

要想在戈壁滩上扎根,首先得有驻地。说干就干,该公司人员冒着狂风在荒地上搭帐篷,斗风沙,建基地,平整和改良土壤,完善道路与排管系统,搭建葡萄架。经过5年的土壤改良,终于建成了拜城县克塞葡萄基地。

葡萄架的理想高度是2米,太高会影响修枝疏果,太低则影响产量。“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小规模试种,但前几年种植的葡萄由于各种原因成活率很低,随着土壤改良面积扩大以及葡萄架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到2017年时,葡萄产业才形成规模,实现大面积丰收,基地经济效益逐渐好转。”拜城县丰实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立名说。

供不应求

克孜尔乡种植葡萄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所种植的葡萄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克塞葡萄基地立足于市场,改良新品种,主产红提葡萄。

拜城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克塞葡萄基地所在地海拔1230米,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早晚温差达到15℃—20℃,日照时间长,长期昼夜温差大,有助于葡萄糖分积累,克塞葡萄基地生产的红提葡萄含糖量高达24—26%。红提葡萄种植于戈壁沙质弱碱性土壤,用的是羊粪和鸡粪等制成的有机肥,品质好无污染。因常年使用天山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雪水灌溉,葡萄色泽明亮鲜艳,口感好,克塞葡萄基地将生态、健康的产品带给了消费者。

“今年,整个基地葡萄产量将达6000吨,其中串型达不到商品标准的占10—20%,用于加工成葡萄酒产品。”陈立名说。

目前,克塞葡萄基地在市面上大批销售“克瑞森”“红地球”“利扎玛特”“玫瑰香”“富蕾”“雨水红”等品种,共有“农本农色”和“葡萄的故事”两个品牌。据陈立名介绍,克塞葡萄基地生产的葡萄已经打开了沿海市场,基地专门从云南聘请专业装箱工人,将产品无损耗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浙江等地。

“我们的产品大部分被海南陈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优果集团等收购,已经连续签了3年订单。”陈立名说。

带动就业

为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克塞葡萄基地在周边乡镇招聘员工,目前已安排147名贫困村民就业。

不仅如此,基地还成立了西域盛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了拜城县特色林果业科技培训班,邀请内地20余名技术人员,分别开设理论知识和实地操作课程,让农民在就业的同时学到种植技术。

“现在我在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拿到2400余元工资,另外还有奖金和补助,待遇特别好。”合作社的古丽卡麦尔·吐热克说。

“我们要把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人。”西域盛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成宾说。

今年3月中旬开始,147名贫困农民在学校通过5个多月的学习,目前已有30多人能够单独作业,基本达到技术要求水平。

今年,陈立名从河北昌黎县葡萄基地引进“A17”无核葡萄,为当地农民免费提供苗木,赛里木镇和克孜尔乡的8个村20余户贫困农民种植,采取统一技术管理的办法,不用疏果、套袋,葡萄长势良好,即将迎来丰收。

为了让村民种植的葡萄卖出好价钱,今年8月,克孜尔乡政府利用扶贫资金修建了2个1000吨储存量的冷库,用于储存葡萄。

“克塞葡萄基地不但为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学习知识和技术,让他们通过种植葡萄,增强脱贫信心。”拜城县林草局党组书记彭涛说。

--> 2019-08-29 本报记者 潘婷 通讯员 余丽 ——探访拜城县克塞葡萄基地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1831.html 1 天山脚下的“红宝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