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08月23日

热艳古丽:为自己是党员而自豪

热艳古丽·依明

8月22日,记者来到乌什县乌什镇燕山社区居民热艳古丽·依明家,她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党员证和荣誉证书,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是党员。”

记者看到,热艳古丽·依明的党员证被擦得锃亮,一个翘边都没有,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她的入党时间:1986年6月30日。

热艳古丽·依明今年70岁,和新中国同龄,操劳了一辈子的她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下地。谈及当初入党的事,她的双眸明亮而有神。“我以前是英买力社区的妇女委员,因为表现优秀,当时的镇长当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一直以此为荣,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新中国做贡献。”她说。

热艳古丽·依明是土生土长的乌什镇人,自1975年参加工作后,将青春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计生事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家的思想观念落后,工作非常难做,常常发生争吵。后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的加大,大家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工作起来容易了不少。”她说。

虽说挂着妇女委员的名号,但在当时,热艳古丽·依明没有工资或补贴,全凭一腔热情干事创业。“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人。我作为老党员、老干部,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2260元,足够养活自己。”热艳古丽·依明笑着说,“我虽然老了,但清楚地记得党和政府落实的各项政策,每当有年轻人来看我时,我都会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让他们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谈及这些年来生活的变化,热艳古丽·依明打开了话匣子。“我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乌鲁木齐。”她说,“1965年高中毕业后,政府组织我们参加了在乌鲁木齐开办的青年干部培训班。我们30多人坐在东风大卡车的车厢里,走走停停,用了五天才到乌鲁木齐。”

“第二次去乌鲁木齐是1990年,为了给丈夫看病。那时候,不少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大卡车也换成了跑得更快的大轿车,两三天就到乌鲁木齐了。”热艳古丽·依明望着远方继续说,“听孩子们说,现在从阿克苏市坐火车只要10多个小时就能到乌鲁木齐,乘飞机只要1个小时,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现在道路越修越好,房子越建越高,县城里什么都有,不用跑远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比以前好太多了。”热艳古丽·依明感慨道,“我坚信只要听党话、跟党走,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 2019-08-23 文/图 本报记者 冯磊 通讯员 赵婉君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1523.html 1 热艳古丽:为自己是党员而自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