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少不了阿克苏荒漠绿化工程;说到激励一代又一代阿克苏人的柯柯牙精神,绕不开防风治沙育林专家毕可显。
1956年,从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毕业的毕可显,主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从事林业工作。如今,63年过去了,地区原林业处处长毕可显“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的豪情壮志,依然在抒写着绿色诗篇。
执着栽树 钟情绿色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让我栽树,我就没有烦恼、没有病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8月15日,位于拜城县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东河油气开发部面临暴雨的侵袭,已经84岁的毕可显正带领员工在绿化带中修筑防洪坝。
这位常年被烈日晒得黝黑、双手长满老茧的老人,1998年延迟退休后,有不少单位领导找上门来,请他做生态绿化工程。他也乐意干老本行,认为自己的生命属于绿色。
陪同毕可显一起管护树木的,还有他的老伴王莉。老两口在北京有一套祖宅,儿女在南方定居,退休后完全可以在内地过闲适的生活,可他偏要待在阿克苏,在戈壁滩上栽树。
毕可显的身后,是东河油气开发部绿化基地整齐的绿化带,按照规划,林带还将继续向荒漠延伸。在此之前,他带头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牙哈装车站造林26.6万平方米,那里的员工已经吃了好几年林带里的核桃、红枣。
柯柯牙绿化工程,让每一个阿克苏人感到自豪,毕可显与柯柯牙的情结非同一般。
1986年6月,在地区实验林场任场长的毕可显,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工作30年,他面前的500亩苗圃衍生出10万多亩林带。这时,时任地委书记的颉富平找到他,询问阿克苏市郊的卡坡上能否种树?被称为“柯柯牙台地”的卡坡如果树木成林,吹向市区的风沙便会止步。
“没问题!”拥有丰富荒漠造林经验的毕可显坚定地回答。
不久,组织上任命毕可显为地区林业处处长,他以为天天要坐办公室,不能栽树了,请求回林场种树,哪怕回去当一般职工也行。当得知是让他在卡坡上栽树、想栽多少栽多少时,他笑逐颜开。
攻坚克难 只为绿色
在亘古荒原的柯柯牙台地上栽树,难度超过了毕可显等造林者的想象。
这里的海拔高于阿克苏市区,高低不平、布满盐碱的土壤寸草不生。风起时,滚滚沙尘涌向市区。
“当时按照我的方案,先引水、后造林,先城内、后城外,先建防风林后建经济林,由北向南逐步推进。”毕可显回忆说。
修建引水渠时,由于柯柯牙台地沟壑纵横,不得不调集多台推土机来平整土地。毕可显在高台上搭建起帆布帐篷,办公、吃住都在里面。(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