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08月09日

一份特殊的礼物

阿布都沙拉木·阿布力孜代表阿克苏日报社向兰干村党总支赠送纪念册。

走进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干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陈列柜里收藏的一面面国旗,这些都是从1991年起每年更换下来的,被整整齐齐地放置在陈列柜里。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想起一个人的名字:胡达拜地·依明。

这位老人28年如一日,每天在自家小院中升国旗,寒来暑往,用简单、质朴的方式诠释拳拳爱国情,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8月6日下午,阿克苏日报社总编办主任阿布都沙拉木·阿布力孜一行, 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兰干村党总支和胡达拜地·依明的后人。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阿克苏日报社为什么要送这份礼物呢?事情还得从2006年10月说起。

那时,阿克苏日报社记者石鑫在基层采访时,无意间听到兰干村农民胡达拜地·依明15年如一日在自家小院升国旗的故事很感动,就去采写了《68岁老人的15年国旗情》稿件,该稿件在《阿克苏日报》上刊发后,疆内外各大媒体相继进行报道或转发,还获得了2006年度新疆新闻奖一等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后,《阿克苏日报》持续关注着胡达拜地·依明,刊发了《胡达拜地老人的国旗情》《温宿兰干村的义务升旗手》《胡达拜地·依明当选“最美新疆人”》《胡达拜地天安门前观升旗》《以温宿县农民胡达拜地·依明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我的旗>》《让爱国情怀代代传下去》《胡达拜地·依明25年坚持升国旗,教育影响全村人》等30余篇报道,其中多篇报道被《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用。

13年来,胡达拜地·依明先后荣获地区“十佳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以及“最美新疆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爱党爱国的故事传遍天山南北,传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人熟知他的名字和故事。

2001年3月,温宿县和阿克苏边防支队共同命名成立了“兰干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9月命名成立了“兰干村党员教育基地”,胡达拜地·依明家成了兰干村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今年5月,81岁的胡达拜地·依明安详辞世。得知这一消息后,阿克苏日报社把本报记者采写刊发关于胡达拜地·依明的相关报道整理成册,于8月6日送给兰干村党总支和胡达拜地·依明的后人,作为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通过观看这一篇篇报道,进一步了解胡达拜地·依明的故事,以此纪念并传承他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的大爱情怀。

当阿布都沙拉木·阿布力孜带着纪念册来到兰干村时,村党总支书记艾合买提·依迪力斯说:“感谢阿克苏日报社送给我们的这份礼物,胡达拜地·依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买尔比亚木·吾不力卡斯木是胡达拜地·依明的孙女,她手捧着这本纪念册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没想到阿克苏日报社这么多年来一直持续关注着我爷爷,一篇篇报道让许许多多人知道了他的故事,更激励着他一直坚持升国旗。我会保存和运用好这本纪念册,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好民族团结。”

--> 2019-08-09 文/图 本报记者 石婷婷 通讯员 阿不都沙拉木·吾买尔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11028.html 1 一份特殊的礼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