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祁永春)当前正值黑木耳采摘期,黑木耳的品质对地区贫困村民增收尤为重要。7月2日起,由地区农技中心专家组成的黑木耳技术服务组深入温宿县和柯坪县,开展黑木耳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督促农民改进管理方式,做好黑木耳的采摘与晾晒工作,为提高黑木耳生产水平保驾护航。
针对温宿县、柯坪县部分后期下地的菌棒出现霉绿腐烂等现象,服务组先后来到各个黑木耳种植点,与相关技术员认真探讨,分析发病原因。服务组认为,随着气温升高,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杂菌的生长与蔓延,将会有更多潜在带病菌棒发病,造成黑木耳减产。服务组建议,温宿县、柯坪县要立即落实好应对措施,严把下地菌棒质量关,坚决杜绝带病菌棒下地生产;立即清除病棒烂棒,以免杂菌孢子飞散,恶化栽培环境;遮阳降温,防止高温烧菌;加强通风,严防高温闷湿;严格控制喷水,避免喷水过多,加速烂棒,菌棒温度25℃以上时,严禁喷水。
针对前期下地菌棒木耳生长良好,长势喜人,个别生产点单棒鲜耳产量已超过500克等喜人成绩,服务组建议,要将黑木耳的采收与晾晒放在首位,技术人员做好采摘与晾晒培训,采摘前要停水,采摘时对基部有沙土的耳片要清洗,晾晒方法严格按照地区制定的黑木耳采摘晾晒方法操作,确保黑木耳质量。
在柯坪县柯坪镇黑木耳晾晒场地,服务组高度赞扬该生产点黑木耳晾晒工作。该点制干的黑木耳均为单片,且耳片均匀、大小合适,有较好的品相,服务组建议在其他各县(市)推广柯坪镇的晾晒方法,不断提高黑木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