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19年05月25日

马背上的村医吾斯曼

本报记者 张路 通讯员 霍少帅

“吾斯曼医生来了!吾斯曼医生来了!” 5月18日,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一处牧区,看到骑着马赶来的吾斯曼医生,牧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赶忙带着吾斯曼医生去寻找需要看病的牧民。

牧民们口中所说的吾斯曼医生是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阿依丁村村医吾斯曼·依仙拜,为了给山上放牧的牧民巡诊,吾斯曼·依仙拜骑着马最远要走70公里山路,一刻也不敢停下。而这样的奔走,吾斯曼·依仙拜已经习以为常,从2014年当村医至今,他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山路,也记不清楚换了多少马掌,为牧民健康他坚持了下来。

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农牧民绝大多数以放牧为主,居住范围极为分散,部分牧民以及护边员长期在山区放牧,就医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的一线村医经常要上山巡诊,遇到紧急情况,还得抓紧时间及时赶到地点,由于山区道路情况复杂,车辆不能通行,只能骑马前往,有时因天气恶劣等情况,常常要走一天,饿了就吃自带的馕。

2018年5月的一天,吾斯曼·依仙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话那头,正在山上放牧的托乎提·尼亚孜着急地哭出了声音。“当时我三岁的儿子误喝了草原杀虫剂,口吐白沫,我们全家都吓坏了,没办法只好给吾斯曼医生打电话。”托乎提·尼亚孜事后回忆说。

接到电话后,吾斯曼·依仙拜第一时间联系乡卫生院派救护车,因为上山没有公路,甚至连石子路基都没有,只能让救护车在山下等着,自己骑马上山去接孩子。

吾斯曼·依仙拜骑着马飞奔了近两个小时,路上一点也不敢歇息,上山后,看孩子病情紧急,赶忙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拍孩子后背,让他尽量多吐一些出来,并抱着孩子喝大量的葡萄糖酸钙溶液,然后抱着孩子骑着马往山下赶,到了山下时,救护车直接送孩子去乌什县人民医院,因紧急处理得当,没有耽误治疗时间,孩子并无大碍。

这件事虽然过去1年了,但是托乎提·尼亚孜依然感激不已:“如果那天没有吾斯曼医生,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他救了我的孩子,非常感谢他!”

吾斯曼·依仙拜说:“即使山路崎岖,可为了老百姓身体健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我都要坚守工作岗位,如有求助第一时间赶到!”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这几年来,吾斯曼·依仙拜已经记不清往返山区与村庄多少次了,他脸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高原红”,手掌手背皮肤与普通人相比更加紫红,脚也肿大了,他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我能在牧民需要时及时赶到,帮助群众脱离病痛,我就感觉付出是值得的。”

从2012年起,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村级卫生室的设施逐渐完善,配备了药架、观察床、电脑等设施,并开通了网络宽带,患者看病刷卡报销,方便了看病群众,农牧民群众看病住院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2017年5月开始,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各村成立了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群众看病更方便了。而像吾斯曼·依仙拜这样的村医也迅速转换角色变成牧民的家庭医生,可他们仍然骑着马在山区到处问诊,就像一个个“流动卫生室”,为牧民带来健康福音。

--> 2019-05-25 本报记者 张路 通讯员 霍少帅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8357.html 1 马背上的村医吾斯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