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第一年,吾麦尔·阿不拉把缩节胺当成了肥料喷施,其中5亩地棉花只有5厘米高,一株最多结了4个棉桃。第二年他不敢多打缩节胺了,结果棉株长到齐腰深,只见叶子不见桃。第三年,他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喷施缩节胺,棉株高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整齐的棉株犹如仪仗队,迎风挺立,硕果累累。
后来,棉花价格逐年走高。2004年,齐满镇推广滴灌,吾麦尔·阿不拉第一个报了名。“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滴灌,但是只要是新科技我就喜欢。”
到计算滴灌的铺设费用时,村民觉得一亩地要花费480元太贵了,吾麦尔·阿不拉劝慰大家:“平均到3年只有160元,只要增收30公斤棉花就成了,有什么担心的?”
结果,滴灌的好处超出了大家预期。由于用水均匀,使用滴灌后的棉花亩均增产150公斤左右,算上每亩地增加的面积、节省的肥料和水费,效益非常可观。
2010年,每公斤棉花最高卖到15元,吾麦尔·阿不拉一亩地纯收入2000多元。当年,他买了一辆小轿车。
乐于推广科技的先行者
由于吾麦尔·阿不拉致富有方,不少亲戚朋友都来跟他学习科技种田。
买买提·艾买尔家有180亩地,可是一直不懂得科技种田,生产效益很低。三年前,他向吾麦尔·阿不拉求教。
买买提·艾买尔没有农机,吾麦尔·阿不拉用自己的农机帮助他耕种;买买提·艾买尔缺少资金,吾麦尔·阿不拉跑前跑后帮他跑贷款……
村里不少村民购买农机都去找吾麦尔·阿不拉帮忙挑选,农机出现了故障也找他维修。
吾麦尔·阿不拉不但在农业科技种植,还在养殖上推行科学喂养。他修建了节能圈舍,建起了青贮饲料池,购买了7头牛10只羊,按照科学方法配饲料。
“这些牛羊养好了,可以增收10万元。”吾麦尔·阿不拉说。
除此之外,吾麦尔·阿不拉还帮助困难村民。有一年村民王福堂买农机缺钱,吾麦尔·阿不拉主动拿出2万元帮他买回了农机。
“现在我是村里的科技推广大使,科技副主任只要一推广新科技,第一个来找我。”吾麦尔·阿不拉自豪地说。
【记者手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普通农民,吾麦尔·阿不拉在生产生活中充分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主动学科技、用科技,走上了致富路,并带动周围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致富带头人。科技正在给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无人机喷洒农药、手机上网销售农产品、智能温控太阳能洗浴……科技在农村的推广,不仅改变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破除落后思维方式的桎梏,让农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